秋風起,三蛇肥。來到秋天,不單是食蛇的季節,還到了一年一度的大閘蟹季節。
正所謂「九團十尖」,九月當造的是母蟹,十月當造的是公蟹。母蟹的蟹膏較硬,公蟹的則較軟、較creamy,所以一般人都比較喜歡吃公蟹。
今次,我家買了數隻大閘蟹公回來吃,每隻都有六兩重啊!
大閘蟹要怎樣選?買了回家又要怎樣煮呢?就讓我這個廚房新手跟大家分享一下吧!如有不對的地方,請多加提點啊!(親親)
如何選擇大閘蟹?
- 要吃好的大閘蟹,最重要當然是...Timing,有緣的就會遇上 (別糊扯吧!) Timing的意思其實是不時不食,所以想吃的就要把握這個十月啦!
- 大閘蟹宜青背、白肚、金爪、黃爪,如本文圖片所見到的,隻隻都符合以上條件。
- 大閘蟹喜歡吃小動物的屍體,腸內有不少細菌,所以我們選大閘蟹時必選新鮮,眼仔碌碌,會吐泡的那種。
如何烹煮大閘蟹?
- 由於大閘蟹生長於江、河、湖底,所以蟹身和蟹腳可能藏有沙泥,所以買了蟹回來,我們先要用軟毛刷輕刷蟹身 (或可用百潔布,我家則用軟毛牙刷) 。要注意蟹鉗和蟹腳的地方因長有毛,會較容易藏有淤泥。在清潔期間,要小心水草打結的地方,不要令鬆懈水草,否則...哈哈哈,要捉蟹了!
- 通常買大閘蟹時,老闆都會附送一些紫蘇葉給客人。紫蘇葉性味辛溫,可解毒又能增添大閘蟹的香味。把紫蘇葉沖水洗淨,鋪在大閘蟹的上下方。
- 處理好大閘蟹和紫蘇葉後,就可放在碟上隔水蒸熟,蒸的時候蟹肚向上蟹背向下,可避免蟹膏流出來。三隻六兩多重的大閘蟹約蒸20分鐘便可,要注意大閘蟹不要生吃啊!
- 大閘蟹生於水裡,性質寒涼,所以買蟹時大多除了紫蘇葉外,還附送薑茶給食客飲用,暖暖腸胃。有的公司送的是即沖飲料包,而今次送的是一舊新鮮的薑。 煲薑茶很簡單,先把薑切成絲,切得越細越煲容易出薑味。切好後便加水煲,怕辣就加點黃 糖,份量隨意。
哇!你看!蟹膏多得呢~~~~
一看都垂涎三尺,我趁熱食啦!
後話:
大閘蟹,特別是蟹膏固之然好吃,但留意蟹膏的膽固醇頗高,所以少食多滋味呀!
另外,大閘蟹買回來時是活的,希望大家在處理的過程期間,盡量避免它承受不必要的痛苦,大家要珍惜食材,珍惜生命呀!
~~~~~~~~~~~~~~~
更多資訊,請按按下面主blog: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